我刚做了个骨穿7月11日结果是:全片(2*2.5cm)共见巨核细胞10个,未见产板...
月11日血常规血小板是43*10^9。 上个月刚发现,一个月来隔三差五的查,最低32*10^9~ 最高62*10^9。 但别的全部正常。今天查的是56*10^9。
骨髓象分析见我前面的不是啦,慢性非重型并不可怕,用激素一段时间把血小板升上去,并不需要长期用激素,就可以停药,停药(激素)期间要经常查血常规,防止感染,服点中药(要找中医开哦)。期间你可也做体力劳动,以不过于老累为度。
红系增生,各阶段细胞均可见,早幼红细胞易见,中晚幼红细胞增高,成熟红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淋巴及单核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全片见28个巨核细胞,其中,成熟产板巨3个、颗粒巨23个、裸核1个、幼巨1个,血小板少见。未见寄生虫。血片白细胞无明显增减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髓片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成熟血小板少见,提示可能存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结合外周血血小板水平低下,确诊为ITP。髓片见到未成熟幼稚细胞很正常,是正在分化的血细胞。外周血没有发现就没问题。西医没有更多治疗手段,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
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4嗜酸细胞:淋巴细胞:4单核细胞:8;白细胞及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血小板少见;骨穿报告:增生活跃,G=6E=17,粒系、红系各阶段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形态正常,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形态正常,全片共计巨核细胞45个,其中颗粒巨42个,裸巨2个,产板巨1个。
骨穿报告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欠成熟,57的数值在安全值范围内,不必太担心。但或许有出鼻出血,牙血的可能。这要看你女儿的体质如何?因为儿童,也许是急性的儿童ITP。建议你去三甲医院血液科确诊。血小板在30以上,无出血症状,可以不要用药,特别激素有副作用对孩子是有影响的。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用药治疗是怎样的?
对于血小板数量增多的病人,如果同时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还要积极查找引起血小板增高的原因,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血小板增多,需要服用羟基脲或者干扰素治疗。
阿斯匹林样缺陷,由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引起,血小板释放ADP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轻度出血,治疗上需避免使用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出血严重时可输血。
治疗时需要整体考虑,可能需要辅助使用DDAVP或正常血小板输入。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坏血病等也可能引发血小板功能异常性出血,首要任务是治疗原发疾病。总的来说,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处理不仅涉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还包括对基础疾病的管理,以确保血小板功能的正常和出血风险的降低。
治疗 尽管本病出血症状可能会很严重,但是,大多数患者可以存活到成年,出血发生时一般输注血小板悬液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缺铁。脾切除和糖皮质激素无效。
一般疗法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脾切除治疗则无效。局部止血可用云南白药、止血粉、明胶海绵或凝血酶等。预后一般尚好。 (storagepool disease;SPD) 又称先天性血小板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亦可原因不明,男女均可发病。
血小板功能异常(Qualitative plateletdefects)是一组因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促凝功能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而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两类,小儿多为先天遗传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有什么特征?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属于慢性疾病,不会影响生育,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和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自身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ITP 一般起病急骤,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起病时常首先出现肢体皮肤瘀斑。病情严重者部分瘀斑可融合成片或形成血疱。口腔黏膜也常出血或形成血疱,也常出现牙龈和鼻腔黏膜出血。少数患者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轻型病例一般仅见皮肤散在瘀点和瘀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出血性疾病,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出血现象。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缩短其寿命并减少数量。ITP严重时可引发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起病迅速,而慢性型则较为隐蔽,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征在于血小板显著减少,伴随皮肤、粘膜出现紫癜。病情严重时,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是此病致命的原因。过敏性紫癜则以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为特点,严重患者可能伴有关节疼痛或腹痛,出现便血、吐血、崩溃等现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显著的皮肤黏膜和(或)脏器出血。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儿童发病无性别差异,在成人,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4。 (一)急性型 症状:皮肤出血点、淤斑,口唇黏膜血泡,鼻腔出血、牙龈渗血、舌体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55~1980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的病儿4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4例,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