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福州的传统酒宴?
1、福州的传统节日中,拗九节和二月二是两个具有特色的节日。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则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 福州民间有一个传统的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民间剧团要“封箱”,表示放假回家过年,到来年正月初一才正式开箱演出。
2、“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79岁就是81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因为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拗九节与二月二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3、婚俗 福州结婚习俗分为订婚仪式、男方下聘礼、女方回礼、女方置办嫁妆、接亲、吃太平面、铺床、见长辈、酒店设酒宴、回门。“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传统技艺 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
福州人结婚有什么风俗?
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福州人叫“见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
福建结婚风俗 嫁妆习俗 在福建地区,女孩子出嫁会准备两个红色的皮箱来装嫁妆,寓意着好事成双。现代福建婚礼,女方准备嫁妆时,还需要准备一辆小轿车。 迎亲习俗 新郎带着迎亲队伍乘坐婚车去新娘家,新娘家要先燃放鞭炮庆祝,随后新郎才可以进门。见到新娘时要送手捧花,相当于定情信物。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这把伞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套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等。接亲:如果女方家在福州或有自己的宿舍,就在家里接走。如果新娘住新娘家,结婚哪天要避一下,或到酒店租房,从酒店接走,或者就直接到化妆店接亲。
迎春习俗:福州地区的乡村在正月会举行游神活动,从正月初三持续到十五。届时,村民们会抬着当地神祇的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巡游村境,民众纷纷出门观看,场面热闹非凡。此外,福州还有“拗九节”的传统,出嫁的女儿会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孝敬父母。
祭祀是福州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仪式的重视。在婚姻、节日和乡会等重要场合,福州人都会先进行祭祀,以祈求生活的平安和祖先及神灵的庇佑。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祖先,辅以神灵,显示了福州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感情。
婚姻丧偶之人如何过年?
传统上,已婚女性在春节期间不回娘家的习俗部分源于迷信观念。有一种说法是,祖先在春节期间会回家团聚,如果看到家中出现“外人”,即已婚女性,可能会拒绝进入家门。 这种迷信还认为,已婚女性如果在娘家过春节,可能会给娘家和婆家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
民间传统中,家中有老人新丧的第一年,过年时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以此表示守孝。孝子在春节期间通常不走访亲友、不拜年,因为春节是欢乐的节日,而守孝之人被认为会带来不吉利。为了避免给他人带来尴尬和扫兴,同时也因为守孝之人自身心情沉重,不便参与节日的喜庆活动。
既然是原因特殊,那就和各自的子女一起过春节那是最好的,毕竟那是自己的子女,是应该团圆的,子女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的。各自安好那就是最好的了。
今年,又到了春节,无论如何都要回去了。可是,老公放假晚,小花只能自己先走。爸爸前一段摔坏了腿,妈妈也要照顾他,没办法来接。小花自己整理了一大堆东西,孩子小,吃的用的都很多。能打包发快递的都已经发走了,但还是剩下一个大行李箱和一个大双肩包。千山万水,挡不住回家的心。
福州丧事有什么讲究的?
福州丧事前三天具体流程是准备阶段、告别仪式、超度仪式、送葬仪式。准备阶段:在丧事前三天,家庭成员会开始准备各种丧葬用品,如白布、纸钱、香烛、鞭炮等。同时,也会开始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告别仪式:在丧事前一天的晚上,家庭成员会为逝者举行告别仪式。这个仪式在家中进行,由家中长辈主持。
红包金额:通常情况下,如果逝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上,随礼的金额可以从100元到200元不等;如果逝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下,随礼的金额可以从200元到500元不等。这些金额并非硬性规定,应根据个人感情和实际情况灵活决定。
福州的丧葬习俗也有其特色。办丧事要“做七”,每七天一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每七都要请道士或和尚尼姑念经,设灵前桌,唱汤、唱饭、点塔香。男子在父母去世后要服丧,福州有句俗语“真像孤哀子”,用来形容服丧时的狼狈。
其次,男子在父母亡过之后,就要服丧。古时谓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在服丧中是十分狼狈相的,所以福州有句讽人其貌不扬的人叫“真像孤哀子”,就是这个意思。